您好: 近日學校於官網首頁與畢聯會群組皆發布了畢業生相關程序。其中針對「學位服全面郵寄歸還」與「學位證書需自行負擔郵資」,已有許多學生向學校反映,昨日多位畢業班級代表也再次委託畢聯會爭取權益,但校方仍然無視學生意見,對於不合理、不便利的規則已讀不回。
以下列出三大點問題,攸關校譽與師生安全,懇請學校重新檢視並改善:
1. 為避免群聚,學位服歸還學校採全面郵寄,除學校須支出80元郵資之外,學生還須包裝、加強防護,防止運送過程中造成損壞,更須至郵局抽號碼牌、排隊、代墊郵資才能歸還學位服。
至今仍有不少同學為了防疫沒有返鄉,就待在霧峰的租屋處內。學生可能就住在山下,甚至也可能就是一宿住宿生,人都在學校裡面了,還需要為此特地外出到3公里外的中正路郵局寄送,豈不是本末倒置?同學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在郵局等待處理郵政,恐造成更大的群聚問題。先前的「朝陽夜唱團」事件已對學校造成嚴重影響,若因不開放校內歸還,將業務都交由物流業承擔,「朝陽郵寄團」恐成為眾矢之的,名聲再次重挫,得不償失。
當朝陽只提供單一選項的同時,更多學校選擇了開放更多元的歸還方式。例如同在台中的逢甲大學,即開放現場歸還、並以分流機制進行。國立臺北大學則是開放一人代還多人學位服。我們是否可增加現場歸還的方式?又或者礙於「面子問題」只要疫情不在校區內爆發就好?
朝陽近來致力提升校園環境永續,連續4年蟬聯世界綠能大學百大,受國際肯定,對於環境保護與節能減碳的努力可見一斑。但經再三的向各單位與畢聯會反應與詢問,可否開放多位同學「獨立包裝、標示清楚、合併包裹共同寄送歸還學位服」,皆是非常強硬的表示「不開放」。
學校補助的80元郵資是以郵局5公斤以下包裹為標準。試問,五公斤包裹能放進多少套完整的學位服?要求一人一包裹郵寄、只為圖求校方/廠商作業方便。聲稱致力推動環境永續的朝陽,以拙劣怠慢的行政,變相鼓勵學生消耗數以千計的塑膠袋與包材,此時自稱為世界百大綠能大學,似乎過於牽強。
2. 學校於周日於紅磚交流園地回覆其他同學,關於學位證書發送方式,最初是參考清華大學的作法。依照教育部公開資料,全台灣有160所大專院校,但為何朝陽就獨厚清華大學來作為辦理依據?
我們統計了全國72所大專院校對於學位證書辦理方式,其中有49所開放學生到校領取,有57所開放郵寄。如同朝陽辦理全面郵寄的他校共有14所,但其中郵資需學生自行負擔的學校全國僅有3所,也就是說,朝陽即是獨行其事的極少數之一。 統計資料請參閱:http://s.pslee.me/3h2mus (資料持續更新)
然而,就連朝陽作為模範參考依據的清華大學,除了開放郵寄之外,也開放現場領取學位證書外,更是少數提供「數位學位證書」申請的學校。請問朝陽有提供數位學位證書的打算嗎?為何我們僅選擇效仿其中一項方式?
我們認同落實防疫避免群聚,但有更多的大學是採取分流領取、開放一人代領多人(簽委託書)、甚至是線上預約領取時間。然而經畢代向畢聯會反映,畢聯會則回應:「學校的答覆即是如此」。請行政人員不要用輕忽消極的態度回應學生的訴求。
日前,校方於紅磚交流園地回覆其他同學,學位證書郵寄收費的理由是因為「非所有應屆畢業生需郵寄學位證書服務」,並請不需要郵寄的學生於疫情趨緩後親自至學校領取。但學位證明乃畢業生申請國內外其他學位及工作的重要文件,世界各地的大學皆是允諾以最快的方式配送學位證明書,惟朝陽將問題甩鍋給疫情的限制。若三級警戒繼續沒有盡頭的延長,學生要盼到何時才能領到學位證明?
教務處曾於官網公告:「為減少學生舟車往返增加感染風險,不受理至各系辦領取學位證書」,但在網路論壇Dcard上的留言及學生的親身經驗中有證據指出,已有學生私下領取了學位證書與畢業禮物。疫情嚴峻下還有這種「檯面下」的行為,實為不妥。
3. 本次朝陽畢業典禮全面停辦,校方應利用原有預算,讓每位畢業生都能獲得應有的學位證書。然而,校方卻要求同學自行支付100元掛號費才可領取學位證書,反觀當初課外組再三強調「自由租借」的學位服,卻能獲得80元的郵資補貼?同意支出的標準究竟為何?實在令人困惑。
自由租借的學位服能獲補助,理應最重視的學位證書卻需同學自掏腰包才能領。學校積極打造全球化環境,懇請朝陽亦將校務行政一併接軌國際,多多向世界千大中沒有+號的他國他校取經。如今已是疫情的第二年,請別在已開發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中成為頑固向學生收取學位證書郵資的少數。
煩請校長誠懇地解決問題,切勿再轉由各單位自行回覆,完全無濟於事。 即覆為盼。 |